(一)CCD摄像头光圈失控
1、故障现象
透视太暗看不清,而点片又太亮,无图像显示或透视与点片只有一项满意,而另一项不能满足。
2、故障原因:
(1)齿轮轴套与变速箱输出轴脱位打滑;
(2)电动机或变速箱内齿轮损坏。
3、故障分析
由于CCD摄像头光圈在透视时需打到较大位置,以满足透视时小电流条件下影像增强器较低亮度图像的采集;而在点片时又必须缩到很小的位置,以使在大电流点片条件下影像增强器高亮度图像能清晰采集,这样在数字胃肠机工作时,其CCD摄像头光圈必须随着医生不断的透视-点片-透视-点片的操作而反复打开-缩小-打开-缩小地运动,发生故障时表现为光圈只停留在一处,要么透视太暗看不清而点片又太亮而无图像显示;或透视与点片只有一项满意而另一项不能满足(由光圈停留的位置而定)。驱动光圈运动的是一带微型齿轮变速箱的小电机,通过变速箱输出轴的齿轮与CCD摄像头镜头光圈上的齿轮啮合传动;因这组齿轮分别为铝质和铜质,啮合的摩擦系数较高;由于摄像头体积的限制,变速箱及电机都是微型的;而且其轴上必须同时带有电位器以供电脑定位作检测,实际负载并不小,所以其故障原因常为以上两种。
4、故障检修:
(1)齿轮轴套与变速箱输出轴脱位打滑检修:这种故障易于处理,只需校准电位器与光圈的正确位置,重新按紧齿轮轴套与变速箱输出轴即可(不过此后将经常脱位打滑,也可以在齿轮轴套与变速箱输出轴间点涂502胶水以加固)。
(2)电动机或变速箱内齿轮损坏检修:
首先,改齿轮传动为拉线传动,因齿轮啮合传动的摩擦系数较高,无端地增加了电动机负载;而拉线传动几乎没有额外功耗,取DVD激光头驱动电动机及齿轮架,按CCD摄像头镜头架一角的空隙尺寸割取相应固定形状,用A、B胶固定(注意:电动机及齿轮架四周与CCD摄像头外壳及光圈齿轮不能相碰并留有一定间隙),将DVD激光头驱动电动机梯形塑料齿轮小的那组用圆形什锦锉刀加工成中间一圈凹圆槽用以缠绕拉线;小心取下光圈环上的齿轮,在其锯齿中间用车床加工一圈宽3mm、深5mm的类梯形圆槽,在其开口两边的圆槽内分别钻出一直径1.5mm深10mm的孔,分别埋入直径1.37mm长15mm的铜棒(沾上适量A、B胶后插入),再将该齿轮装回原处,并使其加工的圆槽与塑料齿轮上加工的凹圆槽在同一平面上,在铝齿轮上的两根短铜棒的右边这根上系上0.3mm涂塑鱼线,沿圆槽拉到塑料齿轮上的凹圆槽上缠一圈,向铝齿轮的另一边槽内一直到左边的短铜棒前系一只10匝的小拉簧,由小拉簧的另一端套上铜棒,拉簧需有一定张度,以保证拉线有一定张力。对好光圈与电位器的相应位置,将原接小电机的两根电线接到现在的电机上(黑色的那根电线接电机上有标记的端子)。改装完成,通电反复做透视-点片-透视-点片的操作,看镜头光圈是否作打开-缩小-打开-缩小的动作及动作是否到位。只要拉线不卡,一般都能正常工作。
(二)CCD摄像头的故障
1、故障现象
透视及点片图像上只有竖直的细条纹或只有横向的黑白粗条状;或干脆没有任何影像,包括显示器上没有圆形的亮区。
2、故障原因
在确认CCD电缆、电脑采集卡没有故障,同时影像增强器图像显示正常的前提下,可以确定是CCD摄像头的故障。
3、故障分析:
数字胃肠机有相当部分配套使用了意大利GMM公司生产的OPEILA诊视床,由于该诊视床的球管立柱及片盒架的移动定位检测采用的是多圈电位器,因使用频繁,多圈电位器容易磨损,导致接触不良,而该电位器接触不良就能引起整个诊视床在球管移动时剧烈抖动(当然,引起诊视床抖动的因素还有轴承破裂、链条变形、电机故障等其他原因),而诊视床的剧烈抖动往往又会将CCD摄像头内的CCD芯片震松脱(该CCD芯片是插入式的,而其插座又是圆孔无弹片式的)。
4、故障检修:
一般拆开CCD摄像头,重新插紧能解除故障,但从此将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相同故障,时间长了CCD芯片可能从其插座上掉下摔坏。彻底解决的办法需采取如下措施:
(1)打开CCD摄像头外壳,拆下固定架及镜头,将CCD芯片取下,卸下固定铝板,用铣床将其原两条宽3mm的长槽向两外侧再各铣出3mm,使之成为宽6mm的两条长槽。
(2)按原样装回固定铝板,插上CCD芯片,用5ml的一次性注射器将“导电银漆”小心地注入CCD芯片32支引脚与插座孔的空隙处;千万注意,既要使“导电银漆”注入饱满,又不能与相临引脚粘连。用160℃的热风机将“导电银漆”吹干,待“导电银漆”干涸后,再依次装好,试机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