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机同所有常规医疗设备一样,产生故障的原因大致分为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和CT机自身因素。接下来,对这三种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一)操作不当引起的人为故障;
人为故障常见原因如下:开机预热时间不够或未进行常规校正(提法不同,实质一样,基本都是对探测器灵敏度或均衡性的自动校准措施)导致图像不正常或均匀度不好,CT值不准;病人定位不准扫出错误图像;病人身上有金属产生伪影图像;同时进行多种操作导致CT死机多见于一些低档机型上);选择扫描参数不当导致图像伪影增大等等,不难看出,人为故障通常不会导致CT出现破坏性故障,只要查明原因,按正确操作程序重新操作或停机重新启动,一般都能顺利将故障排除。
(二)环境因素导致的故障;
环境因素是指CT室的温度、湿度、空气净化度,CT供电的稳定性等发生变化导致的故障。例如:室温过高,通风不良会导致某些电器(如电源或变压器)过热甚至烧毁,电路板损坏。机器保护性中断,探测器及相关电路温度漂移过大产生图像伪影等;CT供电电压不稳会导致计算机工作不正常,机器运行不稳定,甚至高压不正常,x射线不稳定,最终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等;空气净化度不好灰尘过多易导致计算机硬盘寿命减短。某一些光学传递控制信号也由于灰尘积累导致误动作;若湿度过大,会导致电子器件短路失效故障。环境因素对CT造成的直接或潜在危害是很大的。常会造成永久性损坏,经验告诉我们。CT工作环境越好。CT故障越少,CT使用寿命就越长。许多同型同年使用的机器由于环境不同,其使用寿命和故障率可能大不相同。
(三)CT自身硬件损坏产主的故障;
对大多数比较成熟的进口CT来说按照统计学的规律故障随时间的发生几率呈马鞍形的变化趋势,即安装后头半年故障率较高,半年后相当长一段时间(5-8年)处于比较稳定的低发期七、八年后又开始逐年增多。
1、机械部分的故障;
下面主要从三大件或三大部分对故障分别介绍;
机械故障主要随使用年限逐年增加,早期CT由于采用正转一反转的转动方式在一个扫描周期内用很短的时间完成旋转加速-匀速-减速停止且不断反复,其机械故障率较高。常表现为转速不稳,易失控产生旋转过头、刹不住、撞击、皮带过紧过松。以及电缆磨损、断裂等多种故障。而今天绝大多数CT都采用滑环技术,单向匀速旋转,有些高档机还采用磁悬浮驱动技术从而使旋转机械故障人为减少,但另一方面滑环的采用,也带来另外一些故障由于滑环长期旋转磨擦会导致接触不良,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机械和电气故障,例如:旋转失控,高压失控,打火(高压滑环),某些(滑环传递)控制信号丢失等,所以滑环要定期保养和更换,此外还有一些机械部件也容易发生故障x射线准直器机械部分容易出现失控、卡死;风扇长期工作后失效;马达旋转控制信号的脉冲发生器,容易由于磨损产生丢失脉冲现象或损坏等。
病人升降床的机械故障较少,个别床下承重滚轮轴承会出现卡死、失灵现象还有个别按键失灵,限位开关失灵等。
2、x射线产生部分故障;
所有CT机的x射线产生自部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二射线管、高压变压器、高频逆变器及其控制电路、高压电缆,其中逆变部分主要用来将低频变换成高频加到高压变压器初级,常见故障有:
(1)以射线管本身故障:如旋转阳极故障,表现为旋转噪声大;严重时不转卡死,曝光时产生阳极过流现象等;灯丝部分故障,灯丝断,导致不出射线;x射线管芯玻壳破裂或漏气故障导致漏油、不能曝光、真空度下降、高压打火等。
(2)高压产生部分故障:逆变电路故障、击穿等,高压变压器短路,高压电容打火、击穿,这些故障通常导致对应的保险丝烧断,同时不能曝光或一曝光就自动保护性中断等。
(3)高压电缆故障:常见的是接头松动,导致打火、高压过压或欠压,早期CT高压电缆跟随X射线球管转动使用日久,由于磨损导致高压电缆内部短路打火,这些故障一般也会烧断对应保险丝。
3、计算机部分的故障;
由于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已十分成熟,只要环境适当且不考虑人为等因素,计算机部分故障是最低的,常见的键盘、鼠标、轨迹球有些小问题外,最多的就是硬盘、磁带机、磁光盘的故障,其中硬盘多是由于使用日久,坏区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彻底损坏,磁带机和磁光盘也有一个类似的消耗时期。视使用频率和保养状况不同而不同。
除上述三大部分外,CT还有一些计算机与各硬件之间的接口电路和电缆部分,也会产生一些故障,接口电路在一些驱动电流较大的部分容易损坏,电缆接头部分有时会出现接触不好(特别是旧机)。导致一些不稳定的故障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