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宇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有关电子胃镜的故障与保养
来源: | 作者:医疗器械维修 | 发布时间: 2021-06-28 | 642 次浏览 | 分享到:

电子胃镜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因其图像清晰,分辨率高深受消化内镜医师的喜爱。但其内部结构复杂,购买价格昂贵,维修费用高。因此,除了正确的操作和很好的保养可延长其使用寿命外,常见故障的预防及处理也尤为重要。


(一)CCD故障


CCD是电子内镜的核心部分,是电子内镜中带有光电耦合元件的微型摄像系统。预防其故障发生必须保持镜体的密封性。内镜的检查、清洗及消毒过程都是在液体环境下进行的,若镜体漏液会造成图像模糊和斑痕现象,处理不及时就会使图像产生永久性斑痕,影响诊断,甚至造成CCD的损坏。常见的引起镜体漏液而导致CCD损坏的故障有弯曲部橡皮和钳道管的损坏。


1、弯曲部橡皮的损坏:弯曲部橡皮是插入部前端一长约10cm的部分,它是由很薄的橡皮包裹成的。操作者在检查、清洗、消毒胃镜的过程中不能将其碰到锐利的物体和器械。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我们发现橡皮部会有磨损的痕迹。找其原因,可能是与牙垫磨擦有关。因此,操作者在进镜、退镜时应尽量减少橡皮与牙垫的接触。


2、钳道管的损坏:钳道管是活检钳和治疗器械的通道。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它的损坏,造成镜体漏液。在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钳道管内壁的磨损。在送器械的过程中可先将镜身打直,待器械从管道孔送出后再调节角度。做内镜治疗时附件应伸出钳道管后再踏开关,送器械遇到阻力时千万不能强行插入。


3、弯曲部橡皮和钳道管的损坏: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因此,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而不至于损坏CCD,每天检查结束后测漏一次,若发现漏气应尽快送维修站处理。


(二)送气、送水故障


送气、送水不畅是内镜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它是因为与送气、送水管道连接的喷嘴很小,且有一转角。在吸引的时候由于负压的原因,很容易将食物残渣、血块、坏死组织等吸入喷嘴。因此检查、处理以及预防送气、送水故障是内镜操作者的日常工作。


1、送气、送水故障的检查方法:将内镜放入洗消槽,让水没过镜头,送气,观察水泡大小,通畅时水泡直径可达1.0cm。堵塞越严重,水泡越小,甚至无水泡;用50ml注射器将水注入送气、送水口,若水线射出不畅或射出的水线变方向,说明有部分堵塞;检查水瓶是否密封,水瓶盖胶圈是否有变形或老化现象;使用时送气、送水的力量变弱,而用注射器注水时又很通畅,此时应考虑主机的气泵是否有问题。


2、送气送水故障的处理:在发现气、水不畅时首先应反复按压送气送水按钮,若处理的及时通常情况下可冲出里面的异物;喷嘴堵塞时可将一废弃的X光胶片,剪下宽度略窄于喷嘴的细条,轻轻插入喷嘴掏出异物,再反复将水注入送气、送水口即可通畅;对于堵塞较深,送气、送水管道堵塞的可将清洗内镜的酶洗液注入送气、送水管道,浸泡数分钟后,再用50ml注射器反复加压注气、注水即可通畅;还可用乙醇乙醚(3∶7)清洗液注入送气、送水管道浸泡数小时,再反复加压注气、注水至通畅;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解决堵塞问题,说明送气、送水管道堵塞严重,应送维修站处理。


3、送气、送水故障的预防:在吸引的同时注气、注水可防止由于负压的作用将血块、食物残渣等吸入喷嘴;水瓶内应放蒸馏水,并定期冲洗水瓶;水瓶盖内的胶圈若有变形、老化现象应随时更换。


(三)插入部的损伤


插入部的损伤多见于患者不能耐受检查或不配合检查,突然将插入部拔除,牙齿将其咬伤。另一常见原因是由于患者呕吐频繁,牙垫脱落,咬伤插入部。电子胃镜的插入部外层包有聚氨酯套管。牙咬后可形成一个压迹,不能复原。并且电子胃镜的插入部较细,其内部容纳了各种管道和部件,所以,一旦将其咬伤很容易造成内部部件的损坏。插入部损伤的预防: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经过,取得患者的配合;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防止牙垫脱出;单人操作时,握持插入部的手应尽量靠近牙垫,以防止牙垫脱出;做无痛胃镜时,助手应帮助患者固定牙垫,防止麻醉变浅后患者躁动而牙垫脱出;使用能够固定的牙垫,可防止牙垫脱出。


(四)角度钮的故障


角度钮常见的故障是角度钮变松,弯曲部达不到应达到的角度。严重时可出现角度钢丝的断裂。正常情况下角度钢丝的使用寿命是由检查患者的多少来决定的,如操作者手法不恰当会影响钢丝的使用寿命。因此,操作者应养成轻打角度钮的习惯。在观察或治疗时,目标暴露的不好,也不要一味用力打角度钮,可试着用旋转镜身、变换体位或者用镜身支撑等方法来观察和治疗。当锁住角度固定钮时,一定要松开角度固定钮再打角度或拔镜,以防伤害患者及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