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凝仪原理是测试杯两侧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震荡运动。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小钢珠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另一组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根据运动幅度衰减的变化确定凝固点。
(一)全自动血凝仪原理
其原理是测试杯两侧有一组驱动线圈,它们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测试杯内特制的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震荡运动。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多,血浆的粘稠度增加,小钢珠的运动振幅逐渐减弱,仪器根据另一组的测量线圈感应到小钢珠运动的变化,根据运动幅度衰减的变化确定凝固点。
双磁路磁珠法进行凝血测试,完全不受溶血、黄疸及高血脂症的影响,甚至加样中产生气泡也不会影响结果。双磁路磁珠法中的测试杯和钢珠都是专利技术,有特殊要求。测试杯底部的弧线设计与磁路相关,直接影响测试灵敏度。小钢珠经过多道工艺特殊处理,完全去掉磁性,在使用过程中,试杯盘应远离磁场,表面钢珠磁化。
(二)全自动血凝仪常见故障
1、故障一
(1)故障现象:
不排废液。
(2)故障分析:
造成此类故障原因可能有:
①蠕动泵电机工作不正常;
②清洗池内调入小钢珠;
③排液管发生堵塞;
④蠕动管未完好
(3)故障维修:
首先针对以上问题检查,前3个原因逐步排除。在检查蠕动管时,拉开样本槽,发现蠕动管干瘪失去弹性而不能产生吸力,致使清洗池内废液不能排除,更换蠕动管后工作正常,故障排除。蠕动管是消耗配件,使用一段时间后,蠕动管会失去弹性或者破裂,因此应经常检查并定期更换。建议一季度更换一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建议医院每月更换。
2、故障二
(1)故障现象:
结果值偏低超时
(2)故障分析:
造成此类故障原因可能有:
①抗凝剂,试剂过期或存储不当造成失效;
②试剂针和采样针灵敏度过低;
③预温时间未按要求设定;
④加样量参数未按要求设定;
⑤管路漏气。
(3)故障维修:
首先更换抗凝剂和试剂,结果值还是偏低,经过检查抗凝剂和试剂均无问题;其次调整试剂针和采样针灵敏度,结果依旧不准;检查预温时间设定,按厂家说明设定是:APTT 180 sec、PT200 sec、TT210 sec、FIB 220sec,设定无误;加样量先在“选项”内,“实验项目参数”检查试验的参数是否按要求设定,也符合设定要求;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发现是采样阀管路松动,造成漏气,吸取样本量不够所致,最后加固压片,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3、故障三
(1)故障现象:
加样针吸取红细胞
(2)故障分析:
加样针直接吸取红细胞就是感应液面不灵敏,一般有以下3种可能:
①连接不实;
②管路是否有液体;
③灵敏度系数。
(3)故障检修:
首先检查加样针到液位小板之间是否导通或有虚焊,连接弹簧是否脱落;加样针和针座连接是否可靠;加样针和齿条是否完全绝缘;加样针上下运动时是否碰到光耦遮片座,结果都是正常状态;其次是检查管路,内无液体;经过以上检查,由此推断可能是加样针灵敏度迟钝(加样针灵敏度系数决定加样针检测液位的灵敏度),造成加样针插入液位过深吸取红细胞。进入维护工程师模式,在系统参数、温度系数菜单下调整加样针灵敏度,将其由110改为52,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4、故障四
(1)故障现象:
开机后加样针和试剂针运动轴卡死
(2)开机分析:
造成此类故障原因可能有:
①室内温度;
②机械原因。
(3)故障检修:
首先反复开机手动使加样针和试剂针上下运动5、6次后工作正常,初步判断是气温差,导致的机械润滑故障。但是上午检修完毕,下午开机又是同样问题,检验科室内空调一直保持恒定温度,从而排除了温度差引起的设备死机现象;进一步检查轴承、机械部件,在检查到柱塞泵时发现在开机卡死时有异响,是柱塞泵电机不运转导致注射器卡死,最后联系厂家更换柱塞泵,更换完毕,开机试验工作正常,故障排除。